考生 | 在校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智慧安农 书记校长信箱 为师生办实事 邮箱 电子资源 旧版回顾
学校概况 院系部门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海外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师资队伍
专家信息 人才招聘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学报
社会服务
精准帮扶 产业联盟 试验站点
校园服务
智慧安农 邮件系统 VPN服务 电子资源 网络信息服务 后勤服务 办公电话
EN

学术交流

12月16日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学术报告暨基金辅导交流会(四)

发布日期:2022-12-13 来源: 点击数:374
报告题目 报告人
报告时间

报告题目:借力生物酶制剂,保障“农田→餐桌”食品安全

报告人: 沐万孟

报告时间20221216 14:00

报告地点:线下:科技楼241会议室

线上:腾讯会议号:339115391

主办单位: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科技处 高质量发展专班

报告人简介:

沐万孟,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导,国家自然基金知名专家基金获得者。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进入江南大学工作至今,期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食品酶与食品酶工程、食品功能配料生物制造等应用基础研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主编英文专著1本(排名第1),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CS CatalBioresourceTechnolJ BiolChemJ Agric Food Chem等发表SCI论文90篇,含大类一区55篇;担任J Agric Food ChemJ Sci Food Agr、《未来食品科学》等期刊编委。获授权发明专利51件(含国际专利2件),获山东省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报告内容简介:

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分为三个部分:作为源头的种植养殖过程,农副产品储藏过程,以及食品加工过程。这其中,漆酶、有机磷水解酶、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和L-天冬酰胺酶等生物酶被广泛研究。然而目前所挖掘的大部分生物解毒酶活力较低,底物特异性较差,且国外对部分生物解毒酶制剂进行垄断控制。同时,国内对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生物解毒酶制剂控制农兽药残、真菌毒素残留等方面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如何挖掘绿色高效、规模化前景好的生物解毒酶制剂已成为未来研究的焦点。

  1.有机磷水解酶的挖掘和固定化研究;

  2.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热稳定性改造研究;

  3.极端耐热L-天冬酰胺酶的挖掘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4.国家基金选题及申请书写作交流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 编:230036

版权所有 ? 皇冠428428娱乐娱城 皖ICP备 05014183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